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动态

学史明理开新局 | 董仁杰教授团队在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及其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1-06-22    浏览次数:

近日,国际能源领域权威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5IF = 12.348)在线发表了我校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农业农村碳中和研究中心董仁杰教授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Potential biomethane production from crop residues in China: Contributions to carbon neutrality”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因此,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是实现我国“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与此同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已经提高到与创新驱动、围绕最终需求发展新产业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可以同步实现秸秆的能源化(甲烷)和肥料化(沼液沼渣)利用,克服直接还田弊端,实现秸秆间接还田与生物燃气的回收,对保障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助力“30·60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投资运行成本高和一系列的技术、政策与机制问题,当前我国秸秆沼气产业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业态。



该研究面向当前“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国家战略,基于既有秸秆利用途径,系统评估了我国主要作物秸秆沼气利用潜力及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气候战略目标的潜在贡献。研究表明,我国可用于厌氧发酵甲烷生产的秸秆最大年产量约为4.9亿吨,具有823亿立方米甲烷/年的生产潜力,理论上可满足我国年天然气消费量的29.2%,占年总能源消费量的2.3%。同时,通过能源替代每年有望实现温室气体最大减排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接近我国当前年温室气体总排放的2%。该研究也针对我国秸秆厌氧发酵过程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瓶颈研发及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郭建斌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博士生孙辉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工程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ser.2021.111360


4001百老汇官方网站农业农村碳中和研究中心

2021年6月2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